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黑龙江四大精神传承研究(3)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是个人兴趣了解、自行学习拓展了传承范围的普及度。对省社会主义学院200名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分析回收的182份答卷情况显示,对黑龙江红色文化(

三是个人兴趣了解、自行学习拓展了传承范围的普及度。对省社会主义学院200名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分析回收的182份答卷情况显示,对黑龙江红色文化(“四大精神”)的兴趣度选项下,选择“非常感兴趣”和“有较高的兴趣”选项的有134人,占比73.6%,通过场馆参观、旅游等了解的占比39.6%,而通过网络信息、电视广播等媒体了解的占比达42%,而通过党干校培训了解的仅占14.4%,充分说明场馆参观等传承方式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媒体包括自媒体宣传对“四大精神”的传承具有覆盖广泛的特点,而党干校培训传承还有很大空间。

(二)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四大精神”的宣传、传承方法不够丰富。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一般受众,主要指学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人员及自由职业者,都只对自己有兴趣的文化显现出主动了解和认识的积极性。如北大荒博物馆的参观对象主要是知青以及与农垦系统相关的人群,而其他群体的散客则不是太多。省社会主义学院学员的调查问卷显示,主动了解“四大精神”的选题项下,经常关注的人数有42.5%,主动关注这方面内容的微信公众号的有57.1%。这表明统战成员由于经常接受政治共识教育,对“四大精神”因为有所了解从而产生兴趣并关注相关内容。但仍然还有近半数人群对此不关注,了解很少。这表明,我们对“四大精神”的传承在方式方法上还不够多样,覆盖全社会人群层面还有提升空间。

二是较具代表性的抗联红色地域文化品牌没有形成。我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品牌还没有形成。从对省文旅厅的调研了解到,我省现已形成了“抗联英雄,林海雪原”“东北小延安”“北大荒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江桥抗战”等红色之旅的代表性红色旅游产品。在中宣部命名的47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我省有13个。但是,这些红色文化景区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红色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地处偏僻山区和农村的红色景区发展较为缓慢,配套基础设施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红色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部分已建成的红色文化景区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吸引游客留下来的特色项目,尚未形成较具代表性的红色旅游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部分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市场转化率不高。同时,由于对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挖掘不足,开发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尚未能充分挖掘提炼出较具代表性的精神文化内涵。据《黑龙江省抗战遗址分布图》,全省除大兴安岭地区外12个地市共有102处抗战纪念地、抗战遗址、战迹地及多处东北抗联战略中心、战略要地、抗联密营。围绕东北抗联诞生地,汤原县近年来先后打造了“东北抗联诞生地”“抗联六军军部遗址”“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遗址”“抗联六军授旗地”,建设了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纪念馆和北满抗联著名将领群雕等地域文化教育、红色旅游基地。黑河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是抗战时期中共北满省委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级别最高、设施最多、机构最全、时间最长的东北抗联遗址群等。但这些展区的建设大同小异,没有形成全省统一规划的东北抗联各处遗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

三是统一战线等党干校教育培训应用不足。从电话调研、实地调研以及我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看,对黑龙江地域文化方面的课程安排量仍有不足。在全省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省社院近年不断加大文化共识教育,目前,已建立文化方面的现场教学基地46个,其中,“四大精神”现场教学基地19个;已开设《大庆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课程。但受限于培训班次大多为三至五天的短期班,相关课程安排很难,培训作用发挥不显著。在对大庆市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庆干部学院、中共大庆市委党校、大庆市行政学院、大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共大庆石油管理局委党校五所院校、一套班子)的调研中发现,为应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短期班中排课难的实际情况,他们在校园内建立了现场教学园,做到了让学员不出校门接受教育,方便短期培训班的相关课程安排。但即使是这样,每年也只有3000人左右在教学园现场学习。这种现场教学只能使培训学员对“四大精神”的传承做到初步了解,没有更深层次的互动性、体验式教学活动,难以使传承更深入深刻。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四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挖掘不够、传承手段不多、渠道不畅。“四大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由于目前对“四大精神”的宣传多限于对详实数据、史实资料等相关内容的宣传,利用电影、电视、歌曲、文学等形式进行深入挖掘的多为上世纪的作品,缺乏新时代运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传承“四大精神”的作品。在党干校的教学培训传承方面,大多停留在课堂讲解、现场讲解、观看中,更加灵活的、体验式的教学不多,特别是社会主义学院等培训班期多为短期班,“四大精神”传承的渠道不畅,对“四大精神”深层次的内涵挖掘不够、传承手段还不多。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qikandaodu/2021/0617/1868.html



上一篇:关于黑龙江省自贸区法制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保护黑土地任重道远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