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六步曲(2)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最后,阅读活动记录,辅助探究。科学探究讲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了提高探究的效率,师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后面的活动记录。“探究水和油的吸热、散

最后,阅读活动记录,辅助探究。科学探究讲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了提高探究的效率,师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后面的活动记录。“探究水和油的吸热、散热性能”实验中,教材的活动记录已经安排了相关记录表格和绘制曲线图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进行有效阅读,明白图表的意思、懂得如何记录和绘制曲线图。当孩子已经明白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的时候,教师就能放手让学生探究,真正做到由扶到放。

三、找茬思辨,追求探究严密

科学课本中所设计的探究方法,不一定严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问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刚才的实验方法真的严密了吗”等问题,启发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辨析,吹毛求疵中寻求更为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案。例如,在前面我们已经利用控制变量法阐述了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探究实验。那么教材上设计的方法真的严密吗?控制变量中提到那些条件真的能做得到吗?教师可在这个时候问问学生“这些条件真的能保证一样吗?”,学生就会在质疑中指出两个实验装置中的火苗很难保证大小和高度一样。“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水和油所接受的热量是一样呢?”,通过问题驱动,师生共同提出改进的策略,即只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将两个装等质量水和油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内。通过加热大烧杯里的水,使水和油获得同样的热量。经过这么一处理,这个探究更为严密,也更能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合作共赢,提升探究效率

分工合作是能提升学生的探究效率的一个保障。小学阶段的孩子个体独立完成探究活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分工,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探究团队以4人左右为宜,组员可划分不同的职责,例如,组长、概括总结员、监督员、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等,做到人人有职责、有任务,同时也可一人兼任数职并实施职责轮换制等。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升探究效率;也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表达、组织等多种能力,避免组内一或两人包干,其他组员游离课堂之外的现象。

例如,在“探究水和油的吸热、散热性能”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的大体流程,建议学生做如下分工:(1)领取、组装、整理器材:1、2号生;(2)计时员与记录员:1号生;(3)水温和油温判读:3、4号生;(4)酒精灯操作员:2号生,实验总结与汇报:3、4号生。明确各自职责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心中有数,明白各自所要承担的任务,促使组内探究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提高探究效率。

五、求同存异,归整探究信息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活动占了相当大的比率。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探究能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不断比对、分析,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那么如何处理采集到的探究信息呢?通常,在科学探究中经常会受到客观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少数“异常”数据。那么信息处理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暂时忽略异常数据或现象,把握整体、纵观全局,提炼基本规律,才能比较准确地获取探究结论。

例如,在“探究水和油的吸热、散热性能”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水和油在加热和停止加热前一两分钟的温度和后面四五分钟的温度差异较大。加热时,前一两分钟油升温比水慢,随后几分钟油升温持续赶超水温;停止加热时,前一两分钟油降温比水慢,甚至不降反升,但紧接着油很快出现降温比水快的现象。所以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水和油大多数时间的温度变化规律,暂且搁置前一两分的特殊数据,才能归纳出油的吸热、散热性能比水快。

六、实事求是,推进探究深度

科学不容许隐瞒和欺骗,我们要引导孩子尊重事实,关注“异常”。许多新发现、新突破都源于科学家对一个个“异常”孜孜不倦地探索。人们的惯性思维和已获知的信息,经常使探究流于形式,而忽略了那些出其不意的“异常”,甚至刻意去隐藏或篡改。殊不知正是这些异常,更能成为学生深入探究的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刚才的探究中,我们提炼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规律时,可暂时忽略“异常”数据,但这些数据客观存在,学生也特别好奇,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挖掘新的探究问题,推动探究的深度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一两分钟数据这么特殊呢?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利用酒精灯加热或停止加热,水和油就真的立即接受了热量或释放热量了吗?”通过问题启发,在思维碰撞下,引导学生发现加热时,大烧杯里的水需要等待一两分钟才能慢慢升温,这导致小烧杯里的水和油不能立即接收热量。二者之间存在时间差,使得加热头一两分钟油未必升温比水快。同理,停止加热后,大烧杯里的水在头一两分钟可能仍从石棉网中获取热量,致使这一阶段小烧杯里的液体仍可能继续升温。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qikandaodu/2021/0708/1967.html



上一篇:浅析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下一篇: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分析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