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新性研究(4)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孙莹(1982—),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构成分析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

孙莹(1982—),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构成分析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黑龙江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西部与南部分别与内蒙古和吉林省相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黑龙江人眼中巍峨的群山、广袤的林海、辽阔的平原是雄悍的、博大的、粗犷的,加之常年冰雪严寒的锤炼,使其形成了异于中原的性格特征——热情奔放、粗犷豪迈,地域性格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人文表现,通过人的一系列表征将其外显出来。黑龙江人的性格的形成,不仅受到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黑龙江这块土地上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人口迁移史、自身文化积淀因素以及体制、制度因素等社会生态环境的极大影响。山野中的五光十色、传统秧歌中的大红大绿、冬季风光中的银装素裹,这些象征性的色彩和视觉形象构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之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文化来源:移民文化、自然资源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其一,移民文化中的移民主要有两部分来源,其中一部分就是关内移民,关内移民的到来使中原文化与黑龙江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饮食起居、社交礼仪、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兼容并蓄的特征。例如,供“灶王爷”、过“二月二”等习俗均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另一部分就是在修建中东铁路时涌入了近20万俄罗斯人和犹太人,这批国外移民的到来影响到了黑龙江的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方言发展、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为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异域风情。其二,自然资源文化主要体现在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和森林文化。黑龙江是中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也是全国气温最低的省份。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构成了全省以山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全省林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的近一半,分布着2100余种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1000余种;野生动物400余种。黑龙江的地理条件使其形成了以亚布力滑雪场、中国雪乡等为代表的冰雪文化,以及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石林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森林文化。其三,民族民间文化主要源于黑龙江境内的多民族聚居状态,多个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融合,同时在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各具特色。例如,满族的农耕文化、赫哲族的渔猎文化、鄂伦春族逐兽而居的狩猎文化,自然环境促使北方少数民族形成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间艺术形式。鄂伦春族的桦皮画、赫哲族的鱼皮工艺品、满族的剪纸等共同构成了黑龙江的艺术瑰宝,同时,在宗教崇拜、婚丧嫁娶等方面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二、黑龙江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一)黑龙江陶瓷艺术的历史溯源黑龙江省拥有悠久的陶瓷艺术制作历史,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肃慎文明中已经出现了陶器的制作,肃慎人墓葬中就有陶罐碎片的发现。唐代渤海国所生产的瓷器被称为渤海古瓷。在金源文化阶段则出现了高温陶和中温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的陶瓷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1958年成立依安县陶瓷厂,1999年成立齐齐哈尔市北方高岭土有限公司。另外,肇源陶瓷厂、汤原陶瓷厂也相继成立。其生活用瓷技术比较成熟。(二)黑龙江陶瓷矿产资源与分布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岩带,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沉积岩丰富,其中的瓷土、流纹岩、凝灰岩、脉石英、透辉石、夕线石等矿产是生产陶瓷的重要原料,其中不乏具有低温、快烧、节能特点的新型、优质品类。呐河县孟家屯瓷土矿化学成分含量稳定,矿石结构均匀,颗粒细,无须选矿即可直接用于生产陶瓷制品;宝清县夹信子南山流纹岩矿石的化学成分以富钾、高硅、贫铝为特征,这符合陶瓷原料化学成分的工业要求;东宁市会川脉石英矿床,矿石为白色,交代结构,块状构造,油脂光泽,东宁市六个陶瓷厂用其作硅质原料,生产工业、民用陶瓷制品,既改变了硅质原料靠外进的状况,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林口县中三阳透辉石具有低温、快烧、节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原料,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鸡西市三道沟夕线石矿具有“紫砂泥”特色,可烧制各种器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1]绥棱县的陶瓷原料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瓷石、瓷土、陶粒泥岩、透辉石等品种,其中尤以位于马子良西约2千米的瓷石矿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非常适用于陶瓷墙地砖生产。另外,黑龙江的依安县、佳木斯、伊春均有储备丰富的高岭土矿。从其存储量和矿质来看,是我国长江以北唯一的大储量非金属矿。其中,佳木斯的高岭土可作为纳米级和超细煅烧高岭土的优质原料,被誉为“高岭土之冠”。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高技术陶瓷研究所、齐齐哈尔大学轻工学院对我省的高岭土进行试验,烧制出墙地砖和卫生洁具小样,不加其他成分就可制瓷。1997年景德镇陶瓷学院利用依安高岭土烧制成一批陶瓷艺术陈列品,其烧成品质完全可以和景德镇当地的原料产出品媲美。[2](三)黑龙江陶瓷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1.陶瓷原料储备丰富,以输出为主,缺乏自主生产和深加工黑龙江输出的瓷土主要销往唐山、佛山等地,缺乏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宏观调控,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管理较薄弱,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需要结合本土优势矿产分布、成矿条件进行发展,加强经营管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2.高岭土瓷器生产上多以建筑和生活用瓷为主,缺乏工艺美术品研发高岭土白度高、质地软、可塑性强、黏结性高,电绝缘性、抗酸溶性、耐火性强,适合烧制高火度的硬度瓷。黑龙江省文化历史悠久,应适时找准文化和陶瓷产业结合点,在陶瓷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和开发上下功夫,增强陶瓷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陶瓷文化旅游等行业,促进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3.陶瓷艺术设计水平低,加工技术不够完善黑龙江省的陶瓷生产起步较早,但是与江西景德镇相比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早期的陶瓷生产企业,如依安县陶瓷厂等主要生产缸、罐等品相粗糙的生活用瓷。当地严重缺乏陶瓷艺术设计人才,黑龙江省应鼓励创新陶瓷艺术设计和培养陶瓷艺术设计人才,汲取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并加强对外交流,学习美国、日本等国的先进陶瓷艺术和技艺,增强创新设计理念。综合分析黑龙江省的陶瓷艺术发展历史和现状后,发现黑龙江省在发展陶瓷艺术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潜力。随着地域文化产业的兴起,黑龙江省将陶瓷艺术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是创新陶瓷艺术创作的必然趋势,以其为载体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也是发展黑龙江文化创意产业链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有着必然性和现实意义的。三、黑龙江地域文化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我国历经千百年、绵延不绝的陶瓷手工艺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今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却并不乐观。要想振兴我国的陶瓷艺术,一定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立足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因势利导地完成其蜕变。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现代陶瓷艺术逐渐发展起来,陶瓷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传统理念与现代审美习惯相碰撞而带来的设计形式变革。陶瓷艺术设计逐渐呈现出开放、包容的设计思维,设计师不断反思和创新设计,可以看成是陶艺家对于当代艺术思潮的一种积极回应和自我表达。黑龙江省的陶瓷艺术设计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何基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对陶瓷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是当下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急需思考的问题。[3](一)烧成技术创新图1 呼兰河畔黑龙江省高岭土矿储量丰富,独有的寒地气候和东北地区独有的落叶松资源等诸多因素促成了寒地柴窑的自主研发。黑龙江的高岭土属于沙质高岭土,铁元素无法被过滤,导致瓷器烧成白度不高,不适合用气窑和电窑来烧制白瓷,但是恰恰可以利用柴窑烧制瓷器,形成偶然的肌理美。在1200℃的高温下,柴灰中的碳酸钙和植物中包含的矿物质成分,会随着气流的移动而依附在陶瓷的坯体上,形成粗糙斑驳、厚薄不均、层次丰富的天然灰釉。这种被传统烧陶工艺称为“瑕”的“缺陷”,在当代审美意识下展现出陶瓷多变的自然和朴素之美,符合黑龙江粗犷豪迈的文化品性。在极端气候中无釉裸烧,增加了烧成难度,但也增添了烧制的趣味性和独特性,柴烧的每一件作品都经历了氧化还原落灰和窑变的淬炼,最终呈现出橘黄和橘红等不同成色。我们将这种拥有朴拙敦厚色泽的深沉内敛的古雅瓷器称为“金瓷”,它的艺术性就在于柴烧之美的独特和唯一。[4](二)外观设计创新为展现黑龙江地域文化气息,陶瓷艺术设计的外观应围绕当地的自然景观、地理环境、民俗民风、生活习俗、建筑风格、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将黑龙江的多元文化以陶瓷艺术创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在陶瓷艺术器型设计方面,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中除了可以利用板、盆、缸、罐、瓶和异形器六种类型的传统陶瓷器形之外,还可以与黑龙江民间文化结合,将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制作成人物和动物造型,通过陶瓷艺术表达出来。在陶瓷艺术花面设计方面,首先,可以采用黑龙江独有的植物纹样、动物造型和自然风光展现黑龙江的自然资源文化,如林海雪原风光、冰雪大世界等(如图1—图3)。图2 冰雪消融图3 广袤的森林图4 海伦剪纸其次,可以将一些标志性建筑造型进行整合和设计,绘制在瓷器制品表面,例如,伏尔加庄园等体现欧陆风情的建筑形态充分展现出黑龙江的移民文化。另外,可以采用黑龙江地区的民间艺术、吉祥纹样和生活场景等来表现设计主题。例如,在瓷盘上表现风格粗犷、刀锋稚拙的海伦剪纸艺术(如图4)。利用鄂伦春族标徽——传统纹样体现黑龙江本土另外,在瓷器烧制中通过技术创新来展现出黑龙江的冰雪文化,为了使陶器表面呈现出冰花般的效果,尝试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多次覆盖法,使用黑白釉在裸坯上做多次覆盖和叠加,因而陶瓷表面会因缩釉和流淌出现一定的肌理感,从而表现出类似冰雪的视觉和触觉效果;温度控制法,通过多次烧制和对窑温的控制即中期保温和后期急速升温,使釉色自然流动,产生冰雪消融的意境;自然冻结法,陶瓷经过高温烧制后,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快速冷却,冷空气与高温的泥料交融,模拟了冰花形成的原理,陶瓷表面能够形成变化无穷的偶然的冰花形象,经过这种手段烧制的陶瓷被称作冰花陶瓷。[5]少数民族文化(如图5);鄂伦春族的吉祥纹样生命树在瓷盘上的变形设计(如图6);东北传统美食铁锅炖的炉灶和场景(如图7);东北八大怪的之一:窗户纸外糊(如图8)。窗户纸外糊是冬季北方人御寒的一项措施,若糊在内容易被窗框所存雨水浸破。糊的方法是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麻绳,糊在一起,然后糊到窗棂上,再在窗纸上均匀地涂上豆油,纸干后,挺阔结实,既不怕雨淋,又不怕风吹,经久耐用。图5 鄂伦春族徽标图6 生命树纹样变形图7 东北铁锅炖炉灶图8 东北八大怪之一:窗户纸外糊(三)包装设计创新陶瓷艺术设计本身是具有一定艺术美学价值的工艺品,其包装设计自然也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艺术价值的体现。突出地域文化和品牌内涵的表达是考量其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首先,要将木质、鱼皮、亚麻、芦苇等原生态材料进行艺术转化,在反映天然质朴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同时推陈出新,赋予材料新的内涵。其次,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陶瓷保护功能的实现,加强坚固性,做好防震处理。另外,在材料的选择和外观的设计中要考虑特色、环保、节能和区域文化的体现。例如,可以使用造型简洁优美、防震环保的桦树皮包装外盒配合鱼皮内衬,包装盒的纹样设计使用黑龙江的传统吉祥纹样南绰罗花、缠枝花等,包装盒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将陶瓷包装设计的功能性、艺术性与本土地域文化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而且有助于民族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基于黑龙江地域特色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是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响应,它既符合中央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又符合全球工业设计的大趋势。通过对陶瓷艺术作品的烧成技术、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探索黑龙江的陶瓷艺术成长和发展之路,使这种传统手工艺文化在传承区域文化的同时大放异彩,实现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参考文献:[1]孙向东.黑龙江省部分陶瓷原料矿产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J].建材地质,1995(1):40-46.[2]温洪伟.黑龙江省高岭土在陶瓷工艺品领域中的开发研究[J].艺术教育,2011(12):156.[3]靳洪莲.中国绥棱黑陶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9(7):262.[4]王连贺,金志祥.黑龙江省高岭土与寒地柴烧结合烧制特色陶瓷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7):120.[5]索继明,唐衍武.中国北方冰雪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与路径[J].学术交流,2019(11):149-157.[6]尚震,孙丽丽.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转化[J].包装工程,2016,37(18):182-184.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qikandaodu/2021/0626/1931.html



上一篇: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研究综述
下一篇:顺应三大变化开辟三大路径确立三大对策对黑龙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