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学研究管理论文_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 1. 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意大利(1540—1660) 2. 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英国(1660—1730) 3. 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法国(1770—1830) 4. 第四个世界科学

文章目录

一、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

1. 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意大利(1540—1660)

2. 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英国(1660—1730)

3. 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法国(1770—1830)

4. 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德国(1830—1920)

5. 第五个世界科学中心:美国(1920—)

二、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1.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注入

2. 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引领

3. 法国:机械唯物主义的滋养

4. 德国:古典哲学的催化

5. 美国:实用主义的熏陶

三、对我国哲学人文科学发展的启示

1. “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不可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2.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协同发展

3. 回归生活世界

文章摘要:努力建设成为科学中心成为了我国当前备受瞩目的话题,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既需要诉诸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哲学人文科学的滋养。而在传统研究中,更多的是考察技术因素,而忽视了其背后的人文支撑。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个科学中心的确立,都离不开孕育其产生的人文环境。考察并分析世界科学中心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可为新时代中国科技与人文的协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张云龙 马淑欣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文DOI:10.19484/j.cnki.1000-8934.2022.02.011

论文分类号:G301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qikandaodu/2022/0307/2485.html



上一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文_试论新中国“规划科学
下一篇:科学研究管理论文_科学资本:概念、测量与公众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