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学与人文的争论史及其启示(3)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斯诺的小说很特别,他喜欢描述所谓的“权力走廊”,他笔下的一些政府官员往往不因为失败而抛弃社会,而总是回到那进退维谷的现实中。我们能在斯诺

斯诺的小说很特别,他喜欢描述所谓的“权力走廊”,他笔下的一些政府官员往往不因为失败而抛弃社会,而总是回到那进退维谷的现实中。我们能在斯诺的小说里看到他所说的一个人进退维谷、两头不到岸的样子,这与他的“两种文化”何其相似[16]。在某种意义上,“两种文化”的主题可以说贯穿了斯诺的所有作品,表现有时含蓄,有时脱颖而出,如《旧有新生活》(1933)、《寻找》(1934)和《新男人》(1954)。也可以看出它贯穿了现代文化。“两种文化”一词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速记进入语言中[17]。

20 世纪60 年代初,争论不断扩大,文评家列尔维斯在1962 年的里士满演讲中猛烈抨击斯诺,他认为斯诺的演讲并不包含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而是一个堕落文化的预兆。在一篇几乎被讽刺意图压垮的散文中,他不是通过证明斯诺的论点中的错误,而是通过恶意引用后者的小说来攻击斯诺[18]。如果人们忽略了列尔维斯反应中的原始部分,那么斯诺与列尔维斯的争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歧。不过,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还必须知道列尔维斯通过教育、大学等作品对教育的思考。列尔维斯认为,由于快速的技术变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文化衰退的时期,这对英语语言产生了不利影响,破坏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延续感。由此产生的疏离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艾略特所说的“情感的分离”。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仍然发现大众文化和复杂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两者在文学层面的融合。列尔维斯坚持认为,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描述17 世纪,让我们意识到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是阐明产生他所说的“技术型的便当”的变化的本质。列尔维斯在前工业时代文化中所看到的,主要是对文学的批判性研究。斯诺在这一时期所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斯诺认为,即使人们把精神上的优势与物质上的劣势对立起来,有机社会的历史版本也不会成为前工业时代的伊甸园。列尔维斯清楚地将有机社会视为一个理想化的抽象概念,认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希望(斯诺科学革命的那个难以捉摸的目标)不可避免地破坏了个人与其文化的有机关系。因此,生活的物质条件必须服从保持文化连续性和防止生活与工作分离的精神(文化)条件。从斯诺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文学的研究抽象出的概念,忽视了历史,从而否定了个人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的参与。值得注意的是,斯诺在给列尔维斯的回信中指出,新社会科学的统计技术应该被用来研究有机社区等概念。当然,对列尔维斯来说,想到这样的调查就让人深恶痛绝[19]。

斯诺与列尔维斯的争论绵延到了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在文学领域尤其如此。兹举一例:马丁·艾米斯的《信息》和比利·博伊德的《布拉柴维尔海滩》这两部小说,被吸引到宇宙学、遗传学和系统理论的新科学研究中,并最初邀请科学进入小说,然而当它威胁到淹没文学的空间时,它被迅速和毫不客气地驱逐了[20]。

这一论题,甚至争论中所用的词汇,都在后来继起的每一次教育系统的改革中反复出现,它表明,“两种文化”分裂的思想已经与广泛的社会和道德态度交织在一起了。至于讲演所引起的大量反应,斯诺本人将其归因于如下的事实:他只是使极大多数现代社会里的人们业已模糊或不完全意识到的问题,变得稍稍清晰了。当然,反应的规模说明,这并不只是狭小的英伦三岛的问题,在“再论”中,他就强调了问题与全球性的贫困以及人口膨胀的关系。但是,“两种文化”的命题比产生这一命题的环境更有生命力,所以要知道这个思想有多么耐久,还必须考察一下变化着的学术分科版图和更广大世界里的发展[21]。

二、1949年前的国人争论

中国的科学与人文争论,属于“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的争论,与欧美科学与人文的争论有异有同。梁启超和张君劢等人游学欧洲时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诸国带来的严重破坏,访欧回来的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第一章《科学万能之梦》中批评“科学万能”,他讥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重创为“科学破产”。梁氏感慨万千道:“我想人类这样东西,真是天地间一种怪物。他时时刻刻拿自己的意志,创造自己的地位,变化自己的境遇,却又时时刻刻被他所创所变的地位境遇支配起自己来。”[22]尽管他随后有声明称读者切勿误会,他并没有菲薄科学的意思,更谈不上科学破产,他只是想说科学非万能而已。但梁启超也由此传导出了不承认“科学万能”的声音,究其实质,他想为儒学张目而已。随后,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西方文化特点是“人为的、战争的、……理智的、科学的”[23]。陈嘉异随后又著文抬高东方文化的地位[24],在他们推波助澜之下,1923年2 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人生观》问题的演讲,后整理成文,发表于《清华周刊》第272 期上。张君劢指出,人生观与科学有五点不同,即科学为客观的,人生观为主观的,科学为论理的方法所支配,人生观则起于直觉,科学可以以分析方法下手,而人生观则为综合的,科学为因果律所支配,人生观则为自由意志的,科学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而人生观起于人格之单性[25]38。总之,“就以上所言观之,则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的,曰直觉的,曰综合的,曰自由意志的,曰单一性的。惟其有此五点,故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而所谓古今大思想家,即对于此人生观问题,有所贡献者也。譬诸杨朱为我,墨子兼爱,而孔孟则折衷之者也。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其结果为精神文明。三百年来之欧洲,侧重以人力支配自然界,故其结果为物质文明。亚丹斯密,个人主义者也;马克斯,社会主义者也;叔本华、哈德门,悲观主义者也;柏剌图、黑智尔,乐观主义者也。彼此各执一词,而决无绝对之是与非。然一部长夜漫漫之历史中其秉烛以导吾人之先路者,独此数人而已。”[25]38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qikandaodu/2021/0728/2024.html



上一篇:科学理性对待疫情解决学生就业困惑
下一篇:科学科学家科技智库与公共决策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